太后聽聞龍初夏要為英妃追查弟弟失蹤之事,自然是恩準的。當年那件事情,她還記憶猶新。
那時候,先帝還沒駕崩,國家內憂外患,先帝又在病中,久治不好,朝中早有傳言,說相國要謀反。正當時京城中出現了一個殺人狂魔,短短十數日便殺害了十幾條人命,導致京城人心惟危。當時的京兆尹周大人負責捉拿罪犯。當時整個衙門不眠不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,終于把犯人抓獲了。
然而犯人卻拒不認罪,他在獄中上吊自盡,幸好被獄卒救回來。當時他的家人也紛紛煽動百姓要求京兆尹調查清楚。無奈之下,京兆尹只有上報刑部,而刑部認為此案罪證確鑿,沒有放人的依據,此人被判了斬監侯。他鬧事的家人也一同被抓捕了起來,判監三個月。
此事本來就該這樣平息了下去。但是就在此時,天空忽然下起了暴雨,這場暴雨很大,但下的時間不長,約莫半個時辰便放晴了。放晴后沒多久,護城河便出現了一陣怪風,卷走了八十二人。這八十二人生不見人死不見尸。國師說此乃上天震怒,指出定是有冤案。先帝為了平息民眾的恐慌,只有下令釋放那殺人狂魔和他的家人。
聽完太后所說,龍初夏覺得此案十分可疑。其中好幾個疑點,她要找當時審判此案的人一一問清。如此這般,便是要翻案了。只是要翻二十年前的舊案不是這么容易的。她覺得那八十二個人的失蹤,和此案有莫大的關系。
她試探地問太后:“那當年經辦此案的周大人是否還在?”
“周大人告老還鄉了,若是他還在的話也該七十多了!”太后道。
“哦,是這樣啊!”龍初夏有些失望,若是經辦人不在了的話,那此案即便可發還重審也不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情。只是無論如何,出宮見了當年調查失蹤案的英妃爹爹再說吧。
太后恩準了她們出宮,淑妃也得以出宮探親。
英妃的爹爹,便是當今的禮部尚書步琿天。他為官幾十年,一直勤勤勉勉,為國盡忠。無論是先帝還是風淩笑,都對他看重有加。
步尚書今年已經六十二,有一妻一妾,妻子生了一子一女,妾侍一直無所出。換言之,他如今只有英妃這一個女兒了。人到老年,自然想念自己的孩子,英妃在深宮中,一年也見不著幾次,入宮的手續繁瑣,而且不能經常入宮相見,即便相見,也需君臣之禮,父女之間不再如往昔一般親昵。看到人家幾代同堂,步尚書夫妻心中更是難受,加上多年來也沒有兒子的消息,很多人都說死了,但他和夫人始終覺得他尚在人間,只是不知道流落何方。因為失蹤的時候他才六歲,即便活命下來也人不得路回家的,這些年他沒有停止過尋找他,但是遍尋了神州大地,均沒有他的下落。夫人曾經試過去找人問卜,問了好幾次,有的說尚在人間,有的說已經死下地府早輪回轉世了。眾說紛壇,也只是在希望和絕望中跌宕。
昨夜女兒從宮中命人傳信出來,說尋得一高人,可能會幫忙尋找到兒子的下落,他和夫人一宿沒睡,只等著高人的到來。
今日一早,命人宰豬殺雞,府上一片熱鬧景象。
馬車停在了步府門前,朱漆大門早開啟著,門口站著幾個家丁,一見馬車來到,其中一名便飛奔了進去通報。由于有諸多太監宮女在,該有的禮數還是要的,所以英妃安坐在馬車內,等著自己的父母過來迎接見禮。入宮為妃,這點便讓人難以接受。
步大人領著妻妾出來,當街便向淑妃下跪行禮。淑妃強忍激動,平靜地道:“不必多禮了,起來吧!”她想伸手上前攙扶,奈何宮廷禮制不允許,便打眼色讓身邊的太監去扶著起來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。